找到相关内容357篇,用时3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1)

    在译了这部论之后,极力弘扬,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“摄论宗”。唯识学在中国的弘扬,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。最初,菩提流支翻译《经论》后,许多人研究弘扬,依此形成了“... 乙二、种净法   乙三、依净法辩三十障   乙四、引《对法》说   乙五、种净法安立次第   甲四、觉分障   甲五、度障   甲六、障   甲七、略说二障   甲八、结说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195651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政治史之沿革简述

    ,符秦昙摩难提译《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》。第八章 中國佛教政治史之沿革簡述107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,迦旃延子造,五百罗汉撰,《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》之《王论品」=「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》、《...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)、十戒、善、恶为重要思想。却演变以神话式的本生、譬喻、经论法,承袭婆罗门教与印度教搜刮民脂民膏、愚弄众生的方法,不断在各经论中,不厌其烦再三重复强调喜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757060.html
  • 藏族“卍”(卐)符号的来源及其象征

    现的‘瑞相’,用作‘万德吉祥’的标志”。另据《辞海》释为:“夫妻二身相抱,……”。  据《辞源》载:“卐”本不是文字,而是佛教如来胸前的符号,意思是吉祥幸福。北魏菩萨流支《经论》译为‘万’字,由于...符号崇拜的起源可能与古波斯的火祆教有关,而不是日神崇拜。  希特勒认为雅利安人是最优良的人种,“卍”符号是雅利安人的符号;犹太人是低劣的人种,他在狂热追求“种族纯洁”时,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犹运动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757501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关系

    此发菩提心。这与坚慧的『宝性论』(也引用『庄严论』),有一致的意趣。这是面对广大流行的真常大乘经,进而为着重如来藏(法界)的唯心说。世亲初造『经论』(『经』的菩提心,即法界净性),依阿赖耶...时代,初期传出的大乘经,如『般若』、『』、『维摩』、『法华经』等,大多为源出于东南而集成于西北;以一切法空为究竟了义的。笈多王朝为有名的梵文学复兴,印度教复兴的时代,与此气运相呼应的大乘教,又传出『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5857583.html
  • 天台与华严圆教意涵之解析

    (维摩经)、同归教(法华经)、常住教(涅槃经)。其后智者《法华玄义》,归纳当时流行之教判,统为南三北七,种教判,并谓:“南北通用三种教相:一顿、二渐、三不定。”(注4)初,菩提流支等译出经论后...这些便是“终极价值”、“最高善”、“圆善”等概念,所要探讨之内容;也是本论文所要寻求解决之主要问题。  在中国传统中最深邃论析此一问题者,首推佛教的天台宗及华严宗,因此本论文,亦将藉助此二宗之历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0457589.html
  • 传法和求法高僧与佛经翻译

    著作,也经南北两途分别传进,如《经论》《摄大乘论》等。在《大般涅槃经》《华严经》等与《般若》经类迥异的大乘经典竞相译出的同时,小乘经论的传译也日趋完备。作为小乘经典丛书的四《阿含》,自苻秦开译《增...佛教内部的派别斗争,同时也把其他民族的信仰崇拜纳入了佛教的轨道。他的《渐备一切智德经》10卷,译于公元297年(元康七年),与鸠摩罗什所译《住经》同为《华严经·品》的异译本。此经讲的是大乘菩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5057989.html
  • 房山石经初分过目记

    上面建立石塔一座,刻文为记,并把经题目录全部刻在石塔上,这座塔就叫做“压经塔”。通理所刻的佛典和他以前所刻的不同,以前多刻大乘的经,而通理多刻律和大乘论。如大智度论百卷、经论十二卷、佛经论七卷、瑜伽师论百卷、显扬圣教论二十卷、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、成唯识论卷、大乘起信论一卷、摩诃衍论卷等,都是通理所募造的[附注9]。其中如“释摩诃衍论”,是辽代搜寻遗失经典时所得到的大乘重要经典之一,后...

    林元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2165801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发展史及寺院分布

    义熙十四年至元熙二年(418-420)译出《华严经》60卷;求那跋陀罗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年(443)译出《楞伽经》4卷;菩提流支于北魏永中元年(508)译出《经论》12卷;真谛于南朝陈天嘉四年(563...不同,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,即汉佛教(汉语系)、藏传佛教(藏语系)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(巴利语系)。   汉佛教   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,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、讲习、融化,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35558102.html
  • 慧沼《劝发菩提心集》研究

      15姚秦.竺佛念译,《菩萨璎珞本业经》,《大正藏》第24册。  16龙树造、后秦.鸠摩罗什译,《大智度论》,《大正藏》第25册。  17世亲造、后魏.菩提流支译,《经论》,《大正藏》第26册。...表六〕《劝发菩提心集》引用经论之次数及页数比率统计表124  〔表七〕《劝发菩提心集》引用经论著译者一览表125  〔表八〕《劝发菩提心集》引用《瑜伽师论》卷次品名一览表128  〔表九〕《劝发菩提...

    吕姝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0658567.html
  • 浅谈文殊信仰在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意义

    所生的心念。《经论》云:是菩萨复于一切众生中,生安稳心,于恶行众生欲令住善行故;生乐心,于苦众生欲令乐具不尽故;生慈心,于怨憎众生不念加报故;生悲心,于贫穷众生欲令远离彼苦故;生怜愍心,于乐众生欲...法尔如是,不念加害,利益众生故也。   如果杀害众生,得怎样的果报?根据《论》[24]《对法论》[25]等阐述的道理,杀害众生会得三种果:(1)异熟果。谓堕三恶道。(2)等流果。谓若生人中多病短命...

    释如瑞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1059208.html